Products
96SEO 2025-03-08 10:13 7
上周,Re/code报道,美国趣味资讯聚合网站。一之司公体媒新的力BuzzFeed获得2.5亿美元投资,估值15亿美元,投资方是美国NBC环球。不过,随后BuzzFeed正式声明,融资额为2亿美元。NBC的CEO史蒂夫·巴尔克表示:BuzzFeed已经成为最具创造力、最具人气和最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公司之一。
在国内,资讯类集合客户端层出不穷,包括各大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天天快报,以及早期的zaker等等,其中典型的代表是今日头条,通过自动挖掘用户的兴趣,将用户感兴趣的新闻资讯推荐给用户。内容来自传统的新闻网站、博客、UGC网站如知乎等。今日头条没有编辑团队,对内容不进行人工干预,也不进行任何内容的生产加工,全靠算法进行推荐,只做内容分发渠道。今日头条其实一家纯技术公司。
在微头条创始人Ryan看来,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他浙大本科后,去了美国名校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攻读研究生,毕业后在硅谷著名的数据库公司OSIsoft工作,后来回国和校友许默原一起创业,后者在东方花旗有过多年的投资和IPO经验。CTO陈鑫是国内知名的白帽黑客,开源社区的知名技术大家,曾经在阿里工作过,团队里很多工程师都是慕其大名前来加入。
在创业工场创始人麦刚看来,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普及程度等多种因素,中美两国网民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美国网民结构是一个倒三角,高端成熟网民占大多数,而中国网民是一个正三角结构,塔尖的高端用户很少,大多数是小白用户。根据第35次CNNIC报告,中国10-19岁网民比例高达22.%,-29高达31.%,相关比例还在增长中。
而美国网民结构恰好和中国是反着的,平均年龄差了一代人。这就造成中国网民从比例上较少使用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而更多的使用社交软件、游戏、微博等。麦刚强调,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成功的欧美创业项目的模式,不能原封不动的搬到国内,而是要学习其优点,同时根据国内用户情况进行优化调整,更符合中国用户的习惯。微头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传统新闻或资讯客户端,广告的展示模式都是横幅的Banner广告,通过展示时间或用户点击数来计费。但是在产品体验上非常差,这种强行插入的广告会干扰和打断用户的阅读,粗暴展示和出现在用户视野里。同样,类似的*广告的贴片广告,都是采用强制性绑定方式展现。这些在Ryan看来,这些没有任何传播性,除了红包利益诱惑或者分享外,广告本身是没有吸引力的;但是在微头条,最终的广告方式都是原生形态,将广告和品牌内置在有趣的内容里,国内知名的万合天宜就是典型的代表。
在团队负责营销和市场的刘晨晨看来,传统广告都是靠渠道取胜,和内容无关;她曾经在今日头条负责华南地区的商务和渠道拓展,对此深有体会。在国内,由于种种原因,市场长期处于一个低级粗糙的阶段,导致填鸭式的灌输盛行,观众也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所以导致了脑白金这样粗暴的广告被捧成了正面案例。但是微头条要做的原生广告是靠内容驱动,要撇开原来陈旧的广告模式中的单向的灌输和广播,而是与用户有双向的互动,让观众有参与感,有思考和代入感。
打好了技术基础,做好了内容,在Ryan看来还是不够。微头条不仅仅靠内容来黏合用户,后面加入轻社交的元素,同时通过网站、APP、微信公号互动和互补,让用户粘性更加强。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积累,微头条最近一个月全平台内容访问量每天独立IP已经超过100万,每月的独立访客3000万,累积访问量突破1亿,其中90%来自移动设备;APP激活用户超过110万,微信公号也有数十万粉丝,明年初预计可以超过100万;
同时在海外和华人地区也开始建立影响力,之前的《你适合居住在哪个国家》的互动帖子,在台湾地区,平均30个人就有1个来测试的,还有多个帖子在Facebook被数万人转发和讨论。微头条在资本市场也势如破竹,在获得创业工场数百万的天使投资后,迅速完成了在京东上的Pre-A的超募众筹。据透露,微头条已经于近期顺利完成了A轮千万级别的融资,投资机构为鼎晖创投。
正如投资人克里斯·迪克森说的那样:BuzzFeed是一家全栈创业公司,无论是软件开发、市场营销、内容制作上,他们都不会盲从于其它公司。这与特斯拉、Netflix和Uber的风格非常相似。Ryan在这点上,有自己的看法,在新的时代,好的内容自己就会变成独立的强势渠道。他举例说台湾地区的趣味性资讯网站Teepr,仅仅只有六个人,但是流量比网易更大。人的经验、与审美再加上技术的完美结合,才能打造出好的产品。“我们没有想过提高国民的整体审美或者意识,我们也做不到这个。只要我们的产品能够给用户带来一些欢乐,同时提升一些人的幽默感,那我们就是成功了。”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