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96SEO 2025-03-09 04:35 8
近年来,饥饿营销在商业领域屡见不鲜,但为何会被政府处罚呢?让我们一起探讨饥饿营销的奥秘。
小米在进入台湾市场时,采用限量销售红米手机,宣称“1分08秒已售罄”、“0分25秒已售罄”。然而,公平交易委员会调查发现,小米通讯公司在去年底举办的3波网络购买红米手机活动,商品数量广告不实,处以新台币60万元罚锾。这表明,即使饥饿营销在商业营销中常见,但虚假宣传也是不被允许的。
在西方经济学中,效用理论是指消费者从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感,具有主观性。饥饿营销正是利用了这一心理概念,通过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饥饿营销并非简单的“量少低价”,而是建立在品牌和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通过灵活的营销策略,使品牌价值和号召力得到放大。
饥饿营销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快闪活动、限定对象、数量、区域、期间限定、登记预售等,都是为了在控制产品供应、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制造抢购气氛等方面符合饥饿营销的特点。
消费者购物往往是一种冲动决定,如何激发出消费者的“非理性”,不仅是吸引人的低价策略而已,更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危机感”气氛,才能引诱消费者在最短时间内把钱掏出来。
随着产业结构向服务业转型,批发零售业市场呈爆炸性成长,业者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为了扩大市占规模,业者不断加快展店速度与密度,但微利时代下,消费者更懂得斤斤计较,使得业者面临更大的挑战。
为了缩短客户购物的犹豫期,业者在操作限量时,最关键的考量是“价格”。此外,通过商品话题的“差异性”来区隔,以及推出限量商品,也是吸引消费者的有效手段。
在主体意识抬头、个人化的时代,消费者对“我不一样”的内在渴求越来越强烈。因此,饥饿营销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将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在饥饿营销充斥的潮流中,你中招了吗?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