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SEO

百度SEO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度SEO >

洗脑式灌输,老年人为何成了亲情营销的唐僧?

96SEO 2025-04-01 23:32 3



洗脑式灌输、以次充好、假专家,老年人缘何成了“亲情营销”的唐僧肉?

你是否曾想。肉僧唐的”过,那些看似温馨的亲情营销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多的猫腻?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看看老年人为何成了“亲情营销”的唐僧肉。

温情攻势,防不胜防

小蒋曾是保健品公司的区域经理,专门针对老年人销售蜂胶。他透露,为了赢得老人的信任,他们会采取一系列“温情”手段。比如,热情地称呼老人为“叔叔、阿姨”,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甚至,在老人头疼脑热时,他们会亲自上门看望,送上水果。

当老人对他们建立起“亲情”般的信任后,一款几乎量身定制的产品便会“及时出现”。而这时,所谓的保健品就会在现场被抢购一空。

高价产品,背后猫腻

小蒋透露,他们售卖的保健品,如蜂胶,成本价不到50元,但到了销售环节,却能卖到228元或更高。这种高额利润,让许多保健品营销机构趋之若鹜。

为了让老人们对神奇疗效深信不疑,销售人员会采取以下步骤:利用理疗设备产生的微电流,让老人感受到身体的变化;雇佣一些老年人现身说法,讲述他们的“神奇经历”;最后,“专家”登场,故弄玄虚,让老人们觉得找到了救星。

假冒伪劣,行骗老人

甚至,有些营销人员会使用假冒伪劣产品行骗老人。比如,在福建石狮,200多名老人被邀请免费听健康讲座,会后还可以获赠药酒、鸡蛋。几天后,“专家”拿出公司的新产品蚕丝被进行现场销售,称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然而,经检测,售价1680元的蚕丝被主要成分为聚酯纤维,也就是涤纶。

监管难点,亟待解决

针对瞄准老年人群体的“亲情营销”,相关法律界人士认为,要解决此类问题既要有关部门加强管理衔接、细化法律责任,更要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的氛围,让真亲情回归,避免假亲情趁虚而入。

北京市同创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殿明表示,目前“亲情营销”的监管难点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营销方式的隐秘性;二是取证难;三是处罚力度不足。

让我们共同关注老年人群体,揭开“亲情营销”的神秘面纱,守护他们的养老钱,让真亲情回归。

标签: 亲情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