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96SEO 2025-04-02 00:13 3
近年。洞漏来,关于保单信息失真的问题在保险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保监会曾于去年进行了一次长达3个月的专项检查,对63家寿险公司的161.48万件保单进行抽查。结果令人惊讶:客户信息失真的保单占比高达4.02%,且存在六大漏洞。
其中,第四大漏洞就是“实名制形同虚设”。在抽查的保单中,有3.2%的客户信息缺失,0.82%的客户信息虚假。尽管很多保险公司都在努力排查虚假信息,但漏洞依然存在。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据保监会披露,信息滞后、工作流程不清晰、照搬照抄、客户信息核对系统缺乏以及无惩戒措施是制度机制建立的主要漏洞。一些公司甚至还未制定客户信息真实性制度,或者内容不够细化,缺少必要的操作流程和执行标准。
举例来说,工银安盛、恒安标准、光大永明分别于2014年3月、5月、8月才制定客户信息真实性制度。而一些公司虽然制定了制度,但内容不够细化,缺乏对客户信息一致性核对、真实性核对等环节的具体操作规则。
虽然多数险企都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但在完整性、逻辑准确性、控制严密以及可疑信息校验功能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一些公司核心业务系统和银保通系统在姓名、证件、电话号码、地址、亲子关系等项目的校验上存在逻辑不严密的情况。
例如,部分系统对投保人、被保险人姓名为单个字、通讯地址填写不完整等逻辑错误无控制措施,甚至对营销员电话不做预警。这些漏洞为欺诈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寿险业,委托代理业务仍占大头。然而,很多险企在与专兼业代理机构的合作中,并未能很好地把控风险。一些合作协议未明确双方在客户信息收集、记录、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义务和责任。
保监会透露,大部分公司存在客户信息缺失、不真实的情况,这与保险市场竞争激烈、渠道有限的险企为获取更高保费收入而采取宽松的合作伙伴策略有关。
在规范的保单流程中,每个环节的权、责、利应当清晰可见。然而,很多险企保单和核心业务系统未能真实、完整地记录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姓名、工号及银邮网点名称。
部分代理银行未向险企提供销售人员的信息,或者代理银行不积极配合保险公司进行系统升级改造,导致银保通系统无法记录销售人员姓名、工号。此外,还存在“挂单”现象,多名销售人员共用一个代码进入系统操作,保单记录的销售人员与实际销售人员不一致。
一些险企定期核查管控不严,导致客户信息失真问题长期存在。这不仅给客户带来损失,也损害了保险行业的整体形象。
保险行业在保单信息管理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险企能够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系统控制功能,提高实名制执行力度,共同维护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