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96SEO 2025-04-02 09:02 0
2018。章篇新全年杭州云栖大会,一股智慧的风潮席卷而来。参观者们纷纷驻足,围观着那神秘的“城市大脑”交通系统。这不只是简单的治堵工具,它预示着杭州城市治理的全新篇章。
2018年12月28日,。利便的在在杭州城市大脑正式发布。政府十几个不同部门的系统接入城市大脑中枢,形成了“欢快旅游”、“畅快出行”、“舒心就医”、“便捷泊车”、“智慧警务”五大系统,为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气象局、上城区、临安区、淳安县等单位、区县,早已迫不及待地想要加入这场智慧城市的建设。从“治堵”到“治城”,城市大脑的外延不断扩大,内涵更加丰富。
周江勇市长曾表示,这样的“升级”对杭州有着更深层次的意味。城市大脑综合版发布了五大系统,以及基于华数TV的“居家服务”,让城市生活变得更加智能。
智慧城市的实践路径各有不同,但杭州城市大脑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目光。不久前,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牵头制定的《城市大脑建设管理规范》和《政务数据共享安全管理规范》新鲜出炉,这意味着城市大脑建设有了地方标准。
桐庐首条城市大脑数字旅游专线亮相后,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正在全市大力推广专线。各部门的业务系统正式接入城市大脑中枢,形成了体现各部门之间业务协同创新的局面。
杭州城市大脑发布,中评社北京1月16日电/浙江在线讯,杭州城市数字化的“一池春水”,正被全面激活。不久前,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牵头制定的《城市大脑建设管理规范》和《政务数据共享安全管理规范》新鲜出炉,这意味着城市大脑建设有了地方标准。
源于一场治堵攻坚战,而今天,杭州城市大脑将领域延伸至交通、环保、警务、政法、城管、旅游等多个方面。周江勇市长引用“相信你所坚持的,坚持你所相信的”这句话,对参与城市大脑百日攻坚行动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从“治堵”到“治城”,城市大脑外延扩大了、内涵更加丰富。这次发布的“综合版”城市大脑,关键突破在于建立了城市大脑的中枢系统,每个管理或服务主体把自己的数据系统接入到这个中枢系统,并在此产生交互和协同。
中枢功能来之不易。2016年以来,城市大脑成为了众多城市绕不开的话题。杭州数据资源管理局、公安局、城管委等数十个政府单位、提供技术支撑的企业和云栖工程院的100多位常驻人员,已等不及春节过后,就主动要求加入城市大脑建设专班。
政府十几个不同部门系统接入城市大脑中枢,形成了新的五大服务系统,九项惠民举措应运而生。杭州城市大脑技术总架构师王坚称,这是杭州城市数字化进程中的关键一跃,城市大脑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脑”。
裂变效应——创新之花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开放。2018年12月7日,杭州市旅委经济实验室主任傅卫权盼了三年的对接终于实现。原来旅委仅掌握148家星级酒店的数据,如今对城区9789家住宿单位了然于心;原本只能通过人工统计、几个月才能分析一次的旅游测算,如今可每日更新、实时掌握。
这一升级将带来裂变效应。杭州每年1.8亿人次游客的放大效应将不可估量。杭州市旅委主任张鸿斌说。
数据上下贯通,直接带来财政投入的“节流”和数据应用效率的提升。连通城市大脑旅游系统的杭州市旅委,已在西湖区、玲花五月天危机公关桐庐县、建德市、湖滨街道等建立子系统,实现全网数据的交换共享。
打通数据链,贯通价值链。傅卫权说,当天有多少游客、来自哪里、爱去哪里,掌握这些数据后,就能确立新的营销目标。比如,大数据分析发现,入住索菲特西湖大酒店的游客大多喜欢去美院和雷峰塔,酒店据此更改搜索关键词后,搜索量明显上升。
来到上城区湖滨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只见一块名为“湖滨智芯”的大屏上,显示着该商圈、音乐喷泉景点和龙翔桥地铁站等的实时人数、男女比例、年龄分布等。
我们接入杭州市旅委的数据,结合商圈自身实际开展应用。比如,他们从数据中看出,湖滨商圈活跃着很多白领和求职者,于是街道就在商圈放置一台“最多跑一次”自助服务机。
这台机器的利用率,是该区其他机器平均利用率的近4倍。此外,商圈每天人流中70%以上是25周岁至45周岁的人群,这个指标为商圈的招商方向提供引导,考拉、严选等线下店也因此落地。
当然,数据交换共享的前提,是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据杭州数据资源管理局数据资源处处长齐同军介绍,2018年底,相关部门已为城市大脑制定和建立了一个从数据归集、传输、存储到处理、共享,再到销毁的全过程管理规范。
接入数据不再是问题,数据拿来做什么,才是杭州城市大脑建设者当前思索的问题。创新之花,在你曾经意想不到的地方不断开放。在王坚看来,这一次城市大脑的涅槃式生长,让数据真正用到了城市管理和民生痛点的解决之道上。
来源:浙江日报作者:记者 戴睿云 唐骏垚编辑:高婷婷责任编辑:方志华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