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逛街时,不小心看到了一个错别字或是不规范的外文标识?别担心,这不再是城市中尴尬的小秘密。北京市政府近日启动了“外语标识全民纠错月”活动,邀请所有市民朋友一起,用镜头捕捉这些小瑕疵,为我们的城市语言环境添上一抹亮色。
你可能会问,这有什么用呢?其实,小小的纠错行动,对于提升城市的国际形象、优化公共信息环境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像给城市穿上整洁的衣裳,让每一位游客和市民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和细致。
如何参与?简单三步,人人都是纠错小达人
第一步:拍照。用你的手机记录下那些不规范的外文标识,可以是商店的招牌、路牌,甚至是公共设施的指示牌。
第二步:上传。通过i福田小程序,将照片和相关信息上传。只需简单几步,就能完成整个上传过程。
第三步:等待。工作人员会对你的线索进行核实,一旦采纳,你将获得一份意想不到的奖励——丰厚的话费哦!
活动成果:市民参与热情高涨,城市语言环境焕然一新
截至5月17日,活动共收到热心市民提交的不规范外语标识线索345条。这些线索不仅涉及石景山、朝阳、延庆和海淀等多个区域,更涵盖了公共交通、景区景点、旅游设施等多个领域。5月24日,“外语标识全民纠错月”在海淀区五棵松体育馆闭幕,标志着本次活动的圆满成功。
后续行动:持续优化,共建美好语言环境
北京市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联合各区、各部门,持续推进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规范工作。这不仅是为了迎接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更是为了打造一个更加国际化、人性化的城市形象。
其他城市也在行动
不仅在北京,其他城市也在积极行动起来。比如青岛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近日启动了“青岛市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纠错网上征集活动”,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关注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