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96SEO 2025-04-02 11:15 2
回想起2008年的中国互联网,SNS简直是一夜之间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校内、海内、开心、一起、蚂蚁,还有无数模仿Facebook的SNS网站,它们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仿佛每个网站都怀揣着成为下一个互联网巨头的梦想。
在校内网开放API之前,我曾对两件事情产生了误判:一是低估了国内Web2.0小网站开发APP的热情;二是高估了国内SNS网站的商业眼光。校内网的成功,与其说是真人网络和定位大学生市场的成功,不如说是抓住了国家教委管制各大高校BBS的机遇。然而,校内网的本质并非Facebook模式,而是社区网站,其社区性质决定了它不会走Facebook的商业模式。
我曾看过王兴创办海内的一次采访,他说校内网虽然抄袭Facebook,但本质上还是抄袭MySpace的,而他更看好Facebook,所以创办海内,真正抄袭Facebook。这段话我当时不理解,但后来我明白了,校内网的确是一个披了Facebook皮的MySpace网站,其社区性质很明显。
相比校内网,开心网则更像是Facebook的忠实模仿者。开心网最火的买卖朋友和争车位这两个应用都是抄袭自Facebook的“Friends for sale”和“Parking War”,连注册后提示邮箱登录链接也是原封不动地抄了Facebook。开心网的成功,足以证明国内互联网的模仿者们,只要给予点专业精神,就能取得惊人的成绩。
然而,开心网的问题在于其商业模式。CPC广告在国内行不通,走Facebook的平台战略,构建一个巨大的应用平台,通过app商家来收费,这条路太长了,需要的投资太大。
那么,中国SNS模式的发展路径究竟在哪里?我认为,以下几点或许值得关注:
中国SNS模式前景广阔,但要想在这片蓝海中脱颖而出,还需不断探索、创新。让我们拭目以待,中国SNS模式的未来将如何发展。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