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教程

SEO教程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SEO教程 >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双标准,如何界定违规行为?

96SEO 2025-04-23 11:02 0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近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双标准》,旨在明确教师行为规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那么,这份新规具体有哪些内容?如何界定违规行为呢?本文将为您一一揭晓。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双标准,如何界定违规行为?

新规解读:双标准助力师德师风建设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双标准》明确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教师行为准则和违规行为的界定标准。以下为部分内容解读:

  • 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务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
  • 体罚学生的和以侮辱、歧视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
  • 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
  • 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或者组织、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的;
  • 组织或者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利益的;
  •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
  • 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
  • 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的;
  • 其他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应当给予相应处分的。

违规行为界定:公正、公平、教育与惩处相结合

新规明确指出,给予教师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处分应当与其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处理办法:依法撤销教师资格,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

对于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根据情节轻重,将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开除或者解除聘用合同等处分。其中,教师有第四条列举行为受到处分的,符合《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撤销其教师资格。

实施案例:以湖北省为例

湖北省实施《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方法》细则,明确了教师违规行为的处理流程。以下为部分案例:

  • 2019年,某小学教师因收受家长财物被给予记过处分,并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
  • 2020年,某中学教师因体罚学生被给予警告处分,并要求其接受心理辅导。
  • 2021年,某幼儿园教师因违反规定收受家长财物被给予开除处分,并依法撤销其教师资格。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共建教育美好未来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双标准》的印发,标志着我国教育部门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将不断提高,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未来教育部门将继续加大对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为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 教育部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