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96SEO 2025-02-28 00:27 5
分享一下对社交各个赛道的看法,文章可能有点乱,先看图吧:
从两个耳熟能详的词说起:“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为什么要这样分呢?因为它们做的事情是纷歧样的——陌生人社交素质上是做连接,建立关系;而熟人社交则是对已有关系的维护。
陌生人社交建立起联系后,就进入到维护关系的阶段,这时用户往往会说加个微信吧,于是用户就被导到腾讯的两大流量黑洞——微信、QQ——为他人做了嫁衣。这是很多所谓“走心”社交产品的死法。
如何破局呢?主要有两种思路:
一、提供微信/QQ不会做的社交玩法
好比本年很火的社交游戏《狼人杀》《你画我猜》……《王者荣耀》其实也可以归在这一类。
二、放弃关系维护、专注做连接
既然连接上的用户最终无可制止的要转移到微信/QQ,不如干脆放弃对社交关系的维护,将建立连接作为产品的核心价值。
那什么是微信、QQ不会做的呢?不知道,腾讯今天说不做,说不定哪天就做了,谁也说不准。这个思路的风险正在于此。从现在的形势看,有两点微信和QQ应该是不会碰的:
1. 垂直应用:微信、QQ做到现在的量级其实已经属于通信基础设施了,只能追求普适性,特定人群才会用到的功能做进去只会使产品臃肿甚至得罪另一群非目标用户。
2. 复杂应用:腾讯系的产品对简洁还是有必然追求的,因此不肯意在核心功能之外加入过于复杂的功能。
既然连接上的用户最终无可制止的要转移到微信/QQ,不如干脆放弃对社交关系的维护,将建立连接作为产品的核心价值,选择需要不停建立联系的场景切入。
职场社交:销售、招聘、猎头、商务合作……大量的工作场景是需要不停找人发现新关系的,这个赛道的代表产品是《脉脉》。
约炮社交:男女间荷尔蒙驱动的社交大概是最刚性、最广泛的社交需求了,说90%的社交产品都在这条赛道上竞争也不为过。
敲重点:一个人单位时间约到的人数=其约炮成功率*单位时间连接的人数。这个公式中任何一个影响因子的改变都足以发展出差异化的社交玩法。
社交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当做是一个常量对待,社交能力也确实难以短时间提升,因此大多社交产品的现状就是有社交本钱的通过社交产品约到了更多的炮,而缺乏社交本钱的“*丝”则依然只有跪*女神的份。
但“*丝”们真的没有逆袭的希望吗?其实否则,通过培训口才或者叫话术,提升衣着品味,是可以大幅提高一个人的魅力的,这样的方法论被为一门学科——“泡学”。
为什么还要强调单位时间连接的人数呢?因为理论上互联网已经可以连接任何一个人了,所再做连接是没有价值的,但正因能够连接的人太多了,连接效率的优化就变得有价值。
优化效率大体上有两种方式——过滤筛选和匹配机制优化。
过滤筛选就是所谓的垂直社交。筛选条件很多,兴趣喜好、地理位置、职业、性取向等等都可以作为条件。
在社交黑洞中,打造走心新生态,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提供独特的价值,同时也要关注隐私保护和健康价值。让我们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交未来。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