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

佛法

Tag

当前位置:首页 > 佛法 >
  • 双:心性双修,何为真我?

    双:心性双修,何为真我?

    心性双修:一个古老的修炼之路 成语“性命双修”源远流长,其基本解释为通过内外兼修达到身心和谐。详细来说,这指的是通过调整内在的心性,同时修炼外在的生命力,以期达到一个至高的完美境界。 道教性命双修的核心理念 道教在吸纳儒佛两家心性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自家的摄生理论,形成了性命双修的修炼理念。这种修炼强调身心全面发展,认为只有心性与生命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实现修炼效果。 心性问题:古代哲学的探索

    查看更多 2025-04-03

  • 双佛心,悟何难?

    双佛心,悟何难?

    听到了有道理的话,知道了有不善的、不对的,你不改,不见贤思齐,这才是最可怕的事。 佛心禅语悟人生 佛心 禅语悟人生 1、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2、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点。 3、... 因为美丽的包装固然能引人注目,但那只是表面的;一个人只要肯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的辛苦累积经验、智慧,一旦时机因缘成熟,自然会有好的一天。

    查看更多 2025-04-03

  • 见他人过,是修行路上的试金石,你如何做到心如止水?

    见他人过,是修行路上的试金石,你如何做到心如止水?

    认识心如止水的真谛 Ted演讲:无压力工作的艺术:如何做到心如止水 ?,本视频由花眼观察提供,1235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 人生就是一次在红尘中的修行,心如止水是修行后的状态。为什么我们要追求心如止水呢?因为它能让我们在面对他人的过失时,保持内心的平静。 强大的内心是心如止水的基石 强大的内心是做到心如止水的先决条件。越是阅历丰富的人

    查看更多 2025-04-03

  • 心无挂碍,如何摆脱忧虑之苦?

    心无挂碍,如何摆脱忧虑之苦?

    一、心无挂碍,何为解脱之道 本文将结合《金刚经》的思想,深入探讨如何做到心无挂碍,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只有摒弃对自我和物质的执着,才能摆脱挂碍的束缚。该经文所传达的心无挂碍思想,对于我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活在当下,摆脱忧虑的束缚 因为能照顾好手上这只鸟的同时,树上其他的鸟也会飞来,反之如果你总是担心手上只有一只,焦虑如何把一百只鸟都能通通捉到手,其结果是

    查看更多 2025-04-03

  • 口才拙劣,是修行不够,还是智慧未开?

    口才拙劣,是修行不够,还是智慧未开?

    口才与智慧的微妙关系 人人顺眼,事事顺心,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行。对于无法理解的人,三缄其口才是最大的尊重。一个人看不惯别人,往往是因为自己的境界不够。 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岁,还是经常让人厌恶,那么这个人的一生就完了。如平时习惯开口骂人、绮语、妄语的人,他拥有的语言能量会越来越差。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练好口才,因为口才可以打造心仪已久的财富和人生梦想。如果仅凭一己之力,苦苦摸索

    查看更多 2025-04-03

  • 佛法:如何用智慧弥补人生中无法改变的无奈之苦?

    佛法:如何用智慧弥补人生中无法改变的无奈之苦?

    什么是“转为道用”? 将苦难转化为成长的契机,佛教中称之为“转为道用”。例如,生病虽然痛苦,但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意志,甚至将其视为积累功德的机会。 佛法智慧:如何面对人生的无奈? 面对焦虑、伤心、无奈等负面情绪,李利安指出,佛法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心灵的抚慰和解脱之道。 净土法门:信愿之力的弥补 即使智慧有限,通过净土法门,我们可以借助坚定的信愿之力,弥补自身的不足

    查看更多 2025-04-03

  • 修行寂寞,是最高等的寂寞吗?

    修行寂寞,是最高等的寂寞吗?

    修行的真谛:转识成智,超越孤独与寂寞 修行 的目的是将识转化为智,这要求我们达到无烦恼、无贪欲、无瞋恨、无愚痴和无明的心态。当这些负面情绪消失,我们就能体验到空性和般若,也就是智慧。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关键因素是能够安于孤独 ,甘于寂寞 。 佛陀时代的阿罗汉们,他们的娱乐活动几乎为零。这表明,真正的修行并不依赖于外在的娱乐,而是内在的修炼。 修行与生活的融合 修行不仅仅是宗教活动

    查看更多 2025-04-03

  • 植物生命缘起于种,何故绽放如此绿意?

    植物生命缘起于种,何故绽放如此绿意?

    植物生命的起源:种子的奇迹 植物的生命,如同一场神奇的旅程,始于小小的种子。这些种子,蕴含着生命的全部潜能,它们在土壤中孕育,等待春天的到来。 绿色奇迹:植物如何绽放生机 为何植物能够如此绿意盎然?这是因为植物拥有独特的光合作用能力,它们能够将阳光转化为能量,为地球带来生机。 光合作用的奥秘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过程,它不仅为植物自身提供能量,还释放出氧气

    查看更多 2025-04-03

  • 双:慈悲,如何让世界因你而温暖?

    双:慈悲,如何让世界因你而温暖?

    慈悲的力量:如何让世界因你而温暖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压力和烦恼所困扰。然而,当我们学会用慈悲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时,会发现生活变得更加美好。那么,如何让世界因你而温暖呢?本文将为你揭示慈悲的力量。 慈悲心:内在的超级电池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慈悲心就像我们内在的超级电池,充满它,不仅能点亮自己的世界,还能温暖他人的生命。正如《世界因你而温柔》一书中所说:“一个温柔的人

    查看更多 2025-04-03

  • 佛法智慧,如何传承不流失?

    佛法智慧,如何传承不流失?

    一、柔韧传承,与时俱进 佛法智慧,如何在传承中不流失?应在古代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方式。避免两种误区:一是过分保守,不接受新公案、科技;二是忽视古代修法、佛经,只强调时代思潮。 一个内心柔软的人,就像水一样,适应各种形状,随方就圆。找到具有清净传承的师傅,求得传承。但拜师是生生世世的事情,不可轻易舍师。 二、助成他人,广结善缘 在我们需要帮助时,都希望有人伸出援手。推己及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

    查看更多 2025-04-03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